第6章 求仁得仁[1/2页]
翌日清晨,鸡鸣三声。
狱卒早早的来到方源的牢房。
他们拿出钥匙打开牢门,只见到加紧排练一晚上的方源正在闭目养神。
方源听见动静睁开眼睛,他的眼角分布着一些因彻夜不眠而生出的血丝。
虽然还是个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,但熬了一夜,他还是免不了感到疲惫。
狱卒们记得昨日入狱时这位名声不显的方大人还是那般意气风发,可这一夜之间,他的身上竟然生出一股久经风雨的沧桑感。
狱卒们一个个心怀不忍的低下脑袋。
方源的所作所为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咸阳城,所有人都知道这位铁骨铮铮的大秦男儿将会在今日迎来他的终点。
将方源押赴刑场的命令已经下达,他们不过是依照命令行事。
但当他们来到方源的面前时,生冷的语句却卡在嗓子里,无论如何都说不出。
方源温和的笑了笑,主动站起身朝着他们迎来。
“你们是来带我走的吧?”
狱卒干瘪的嘴唇艰难启合:“方大人……”
方源不在意的摆手道:“不必叫我方大人,我已经被王上下旨夺去官身,如今只是一介草民。”
“方先生,得罪了。”
狱卒向后退了一步,朝着方源顿足再拜,随后为方源缚上链枷。
“先生,请吧。”
狱卒们为方源让开一条道路,垂着脑袋站在两边。
方源则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脚:“只戴一个连枷够吗?不用上脚镣?”
“先生如果想跑,那昨日朝会又何必发难?如果您真的想要苟且偷生,又怎么会被下天牢……”
狱卒越说声音越小,到了最后,几名狱卒直接跪倒在地,朝着方源伏地跪拜。
“我等送先生!”
方源仰天大笑,昂首走出天牢。
空荡荡的牢房中只留下的声音回荡。
“想不到这大秦,还是有人懂我的人,吾道不孤!”
方源出了天牢,一辆囚车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。
刑法司一众要员悉数在场,从他们疲惫的眼角可以看出,他们昨晚也没有睡好。
战国乱世,百家修行。
能在这烽火战国中成为西陲大国秦国的重要官员,这早已可以说明他们精深的百家修为。
而作为百家修士,修为越是高深,便越是要坚守本心,恪守本家的行事准则。
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儒家修士的信条,墨家、兵家等学派也对相关准则提出了一些要求。
昨日方源的所作所为极大的震撼了这几家修士,甚至到了动摇他们道心的程度。
一旦道心动摇,不仅今生今世修为无法再有寸进,甚至还会危及生命。
不过刑法司的官员大多是主修法家的修士,他们失眠的原因倒不是被方源的精神震撼,而是对东陵侯公然破坏秦国法治的不满。
法家修士虽然被外人认为冷酷无情不讲变通,但他们却是个以法为纲的派别。
方源仅仅因为殿前失仪便被判处死罪,这一点违反了他们依法治国的学派纲领。
但他们同样对于方源的个人行为深恶痛绝。
东陵侯目无法纪,犯了法家的忌讳。
方源殿前失仪,同样惹得他们不喜。
廷尉段雄冷眼看着方源。
“愣着干什么?上车吧。难不成方先生还需要我扶着你上去?”
“这点小事就不麻烦段大人了。”
方源腰杆一挺,满脸喜气的上了囚车。
周围主修法家的刑法司官员则一脸见了鬼的表情。
这小子是不是脑子有病?
都要进棺材了,还这么高兴?
不知道的,还以为是送他去成亲呢。
至于那些主修其余各家的官员,脸上的表情则各有不同。
儒家官员眼眶微红,墨家官员扼腕叹息。
甚至于那帮一向不争不抢的道家官员,也若有所思的望着方源,似乎领悟到了什么。
随着段雄一声令下,囚车晃晃悠悠的驶出监牢,向着咸阳大街进发。
太阳渐渐升起,街上的人流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街道边的人群里时不时传出几声低语。
“这囚车上押的是什么人?”
“这你都不知道,是方源方大人啊!”
“方大人?就是那个在朝会上痛斥东陵侯,喊出舍身取义的方大人?”
“当然了!除了他,咱们大秦还有哪个愿意豁出命来给咱们主持公道的?”
“?G?G!你干什么去?!”
“废话,当然是去送方大人!方大人仗义执言所以招来杀身之祸,要是再不能送送他,这事堆我心里,我能膈应一年!”
“你说的是,等等我,我也去!”
老百姓说的话一句不差的落在段雄的耳朵里。
他横眉竖目,调转马头挡在方源的囚车前。
“你们想干什么!要是嫌命长,自己回家找根绳子吊死。敢阻挠公务,别怪我把你们抓起来一并宰了!”
老百姓们毕竟没有官身,被段雄这么一吓顿时不再跟随。
可段雄哄散了一波,过段时间又会有一群百姓聚集跟随。
段雄哄了一遍又一遍,随行的百姓却是只多不少。
方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,淡淡一声道。
“段大人一向以法家修士自居,处处标榜自己以法为纲公正严明。但今日,也不知这些百姓犯了什么法,大人为何禁止他们随行?”
第6章 求仁得仁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