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章 上火的魏王与淡定的李据[2/2页]
再者说,国家不到危急存亡的关头,怎么能突出我李据的重要性呢?现在我去说服韩国罢兵,对大王来说,只不过是锦上添花。但如果齐韩来势汹汹,在我国攻城掠地,到了那个时候我再出马,便是雪中送炭了。
你费宰的脑子也不算笨,你觉得对于大王那样的人来说,他会更倚重这两种臣子中的哪一种呢?”
费宰又问:“那您就不觉得秦国的行为很奇怪吗?按理说,我国最终给出的和谈条件如此优渥,正常人都会立马答应,可他们却迟迟拖延。您就不怕秦国已经同韩国取得联系,准备从两面包夹我国吗?”
李据微微沉吟:“想不到你这个小脑瓜还有点作用嘛。不错,我不排除这种可能。只不过,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。”
“为何?”
“韩相荀处父与我相交多年,你说他是更相信我,还是更相信秦人呢?”
费宰想了想:“当然是更相信您。”
“那我掌控之下的魏国,与三侯掌控下的秦国,目前来看,哪一个更强大一些呢?”
费宰道:“当然是魏国更强大一些。”
李据又问:“经过崤山之战后,秦国除去地方守备部队,还剩下多少训练有素的军队能够调用?”
费宰掐手算了算:“应当不足五万。”
“那我如果发动举国之力,又能调用多少武卒呢?”
费宰这次不再犹豫:“二十万人绰绰有余。”
“抛弃强大的,选择孱弱的,是不明。讨好远方的,仇视近处的,是不智。结交陌生的,舍弃熟悉的,是不信。
弱小的韩国之所以能立足中原四战之地,靠的就是荀处父夹缝求生、左右逢源的处世智慧。他不会去做那种吃力不讨好的蠢事的。”
费宰闻言恍然大悟,但他心中却还有别的疑惑。
“既然秦国没有得到韩国的许诺,那他们为何还要拖延和谈的日期呢?难道他们是在等待方源回国帮着拿主意?”
李据摇头否认道:“不可能。我承认方源是个贤人,也有作为使者游说诸国的才能。但他先前在秦国的官职,最高只做到了钦天监主簿,现在更是草民之身。
而且他又与三侯之一的东陵侯交恶。所以,至少就现在来看,他是无法左右秦国的大政的。”
费宰问道:“那先生您觉得秦国不愿和谈是什么原因呢?”
李据道:“对于这一点嘛,我有两个猜想。要么,他们是对我国的优渥条件心存疑虑,猜测我国国内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,所以准备静观其变。要么,就是他们背后有什么高人指点。”
“高人指点?那位高人指点了他们什么?”
费宰听得入了神,情不自禁放慢了跑步的步伐。
李据听了,气就不打一处来。
他抄起鱼竿就给费宰屁股上来了一棍子。
“我要是知道指点了什么,我还有闲心在这里钓鱼?不开窍的东西,再罚一百圈!”
李据这么一用力,他的袖子里忽然滑出了一张信封。
信纸上简单的写了几个字——方子来,欲代子相。
李据看着这封信,忽然一拍脑袋:“哎呀!我怎么把这东西给忘了。”
他眼珠子一转,脸上突然露出一丝笑容。
“好久没动过脑子了,是时候该活络活络了。”
第74章 上火的魏王与淡定的李据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