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7章 方二百[1/2页]

    静!死一般的寂静!

    赵国臣子低垂着脑袋,眼睛盯着地板,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。

    而原本安坐王位之上的赵王,同样腰板挺直,面容僵硬。

    他知道方源耿直,却没想到他居然能直率到这种程度。

    他深吸一口气,试图安抚住自己的情绪。

    “方先生的心是好的,但你用这样的方式进谏,就不怕寡人盛怒之下摘了您的脑袋吗?”

    方源闻言,眼睛都不眨一下。

    他反唇相讥道:“我方源走到今日,干的事情,哪件是不会掉脑袋的?”

    赵王结合着方源的经历,发现他这话还真没说错。

    怒斥东陵侯,与墨家圣念论道,被张鸿挟持前往魏国,又在魏国朝堂上指着魏无疆那老匹夫大骂一顿,再到与郑卓舌战,最后就是现在揭穿他的小心思。

    要是换了别人,估计脑袋早掉了八百回了。

    可这方源能活到现在,简直堪称奇迹。

    但是转过头想想,如果他真把方源杀了,那岂不是连魏无疆那老匹夫都不如了?

    况且,两军交战不斩来使,如果杀了方源,那赵国与秦国便是不死不休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和谈就成了水中花镜中月,两国只剩下死战一条路。

    杀了方源,礼贤下士的名声没了,国力也得受损。

    不杀方源,让人痛骂一顿,面子挂不住,但至少国力得以保存。

    赵王虽然好面子,但不代表他脑子不好使。

    在心中算明白了这笔账后,他开始转换思维,想着该如何最大程度的挽回损失。

    方源问道:“大王想清楚了吗?是杀了我与秦国死战,还是让秦赵两国重修旧好?”

    “唉……”

    赵王苦笑着站起身:“秦国有方先生在,寡人怎么敢与之为敌呢?”

    方源道:“那大王是准备和谈了?”

    赵王点头:“上天有好生之德,寡人自然不会逆天行事。只不过在和谈之前,我希望方先生能回答我几个问题,毕竟能得到您这样饱学之士指点的机会可不多。”

    赵王的条件不算过分,而方源也没喷过瘾,他自然欣然接受。

    “大王请讲。”

    赵王道:“先生对我了如指掌,所以寡人也就不用假话蒙骗您了。我的确爱好军事,所以想向您请教治理军队、巩固国家的方法。”

    方源回道:“您爱好军事,所以我以《吴子》举例。《吴子》有言:古之明王,必谨君臣之礼,饰上下之仪,安集吏民顺俗而教,简募良材,以备不虞。”

    (古时贤明的国君,必严守君臣间的礼节,讲究上下间的法度,使吏民各得其所,按习俗进行教育,选拔招募能臣,以防不测。)

    “从前齐桓公招募勇士五万,赖以称霸诸侯。晋文公招集甲士四万作为前锋,依仗他们得志于天下。秦穆公建立冲锋陷阵的勇士三万,用他们来制服邻近的敌国。

    要想效仿他们的霸业,首先要清查人口。

    把国内勇敢强壮的人编成一队,作为强兵。

    把乐意效命、品质忠勇的人编成一队,作为近卫。

    把能攀高跳远、轻快善走的人,编为一队,作为斥候。

    把因罪罢官而想立功报效的人,编为一队,作为先锋。

    把曾弃守城邑而想洗刷耻辱的人,编为一队,作为死士。

第97章 方二百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