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98章 赵王问政[2/2页]

    难道说,赵王先前一直就没有想过为难他,而是有其他人从中作祟?

    方源的余光情不自禁的飘到了邵离的身上,他发现这家伙正冲着自己微笑。

    难不成就是他?

    这家伙安排郑卓与我辩论,真实目的并不是让我割地,而是想要篡改我的话去做其他事?

    方源想到这里,突然觉得邵离的微笑变得有些耐人寻味了起来。

    我与他明明没有什么利益牵扯。

    赵王也并没有一定要让秦国割地。

    那邵离为何还要煞费苦心设下白马之局?

    这家伙究竟想干什么?

    他忽然感觉自己这趟出使赵国似乎并不像是表面那么简单。

    明面上他出使赵国,是与赵王论辩。

    而水面之下,似乎有人想要借助他的手,来完成什么大事。

    虽然目前还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,但冥冥之中方源感觉到,这应该不是什么好事。

    他虽然不怕死,但却也不想因为自己的过失,而危及他人的性命。

    天下有一个伯仁就已经足够了,不需要再出现第二个了。

    等到赵王屏退朝臣后,他邀请方源来到偏殿就座。

    二人相对而坐,赵王没有摆出君王的架子,方源也没有奉行臣子的礼仪。

    两人就像是朋友一样聊着天,丝毫没有方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。

    赵王这人说白了就是好面子,现在四下无人,他可以抛下贤明君王的面具,而方源也可以卸下偶像包袱了。

    赵王道:“今日我必须要先向先生道歉。方才在大殿之上,说了不少违心话,让先生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方源回道:“大王哪里的话。有虚荣心,也是人之常情,就连古之圣王都不能免俗,更何况是您与我这样的俗人呢。”

    赵王叹息道:“实不相瞒。我今日请先生过来,为的就是向您请教选贤任能的方法。我虽然从列国招揽名士,然而我赵国的国力不仅不见好转,近些年来反而有江河日下的趋势。

    您是天底下有名的贤才,向来以直率著称,所以我知道您一定不会诓骗于我。所以我希望您能教导我辨别忠奸、选拔真正人才的方法。”

    方源道:“太公曰: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,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,则多党者进,少党者退。

    若是,则群邪比周而蔽贤,忠臣死于无罪,奸臣以虚誉取爵位,是以世乱愈甚,则国不免于危亡。”

    (君主以世俗所称赞的人为贤能,以世俗所诋毁的人为不正派的人,那么党羽多的人就会被推举任用,党羽少的人就会被贬斥。

    像这样下去,奸邪小人就会结党营私埋没真正贤能的人,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,奸臣凭借虚名加官进爵,所以社会越来越动荡,国家也就无法避免危亡了。)

    “您如果真的想要选拔人才,就应该唯才是举,而不是以他们过往的名声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。只有这样,您的赵国才可以摆脱困境。”

    赵王闻言,微微变色道:“方先生是在暗示,我国有奸臣当道?”

    方源笑了笑,也不正面回答,而是借用了《太公兵法》中的一句话。

    “从前武王询问太公文伐敌国的方法,太公告诉他,文伐的方法总共有十二种。

    我记得其中的第九种是这么说的:

    尊之以名,无难其身。示以大势,从之必信,致其大尊。先为之荣,微饰圣人,国乃大偷。”

    (用显赫的名号尊崇他,不要使他身陷困境。

    给他以权倾天下的感觉,服从他的意志以博取他的信任,把他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。

    先夸耀他功绩举世无双,再恭维他的德行可与圣人相提并论。

    这样,他必定妄自尊大,再也无心于国家的治理,国事就慢慢地荒废了。)

    “现在大王觉得,您的朝堂之上,有哪些人正在做着这些事呢?”

第98章 赵王问政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