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1章 唯一的英雄主义[1/2页]

    方源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,眼神空洞,不知道在想些什么。

    而被他从赵国带回来的范仪则坐在方源的身边,同样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方源自从那日杜平城下阵斩东陵侯,又见证了一众东陵侯门客随之自杀的场景后,就一直是这个样子。

    范仪叹了口气,他劝道:“方先生,您何必呢?这兵荒马乱的年头,死人简直太常见了,您怎么就想不开呢?”

    方源微微回神:“死人很常见吗?”

    范仪点了点头:“饥民遍地,饿殍盈野。年年因为饥荒死掉的百姓,比起打仗死的那些人,可要多上太多了?况且,您该不会觉得东陵侯这种人死了,是什么坏事吧?”

    方源摇头道:“做错了事,就应当受到惩罚。东陵侯的死,是他一手酿成,我并不为他感到可惜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并不是为东陵侯所困,那您这些天为什么一直浑浑噩噩的?”

    方源道:“我这些天翻阅了东陵侯的生平经历。他年轻时也是一代豪杰,是为大秦开疆拓土的功臣。我只是不明白,为什么昔日的英雄豪杰,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?

    而现在这样的东陵侯,又为何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呢?”

    范仪闻言,正襟危坐道:“原来您是为了这个烦恼。您是位高洁君子,自然会推己及人,不能理解小人的想法。但我范仪是个小人,东陵侯的变化,我或许能作答一二。”

    方源拱手道:“请您指点。”

    “人在年轻的时候,总会胸怀热血,以远大的理想为驱动,试图做出一番事业。不论是挽回国家社稷,还是救万民于水火,抑或是妄图富甲天下,这都属于其中的一种。”

    方源问道:“这样的想法有错吗?”

    范仪笑道:“自然是没错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为什么后来他们的理想改变了呢?”

    范仪道:“那是因为他们开始入世了。不论是主动的,还是被迫的,他们都开始接触到了天下的本质。”

    方源闻言愣道:“天下的本质是什么?”

    范仪笑道:“趋利而避害,畏死而乐生。”

    方源闻言,心中忽然有点堵。

    他失落的问道:“世人皆是如此吗?”

    范仪瞧出了他的心绪,笑着摇头道:“大多数,但不是全部。”

    方源怔怔的问道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范仪突然起身,朝着方源作揖。

    “自然是因为天下之间,还有类似先生这样的人存在。”

    因为我这样的人存在?

    方源心里有些发苦。

    他是范仪口中所说的那种人吗?

    他很希望他是。

    但,他知道,他并不是。

    方源苦笑道:“范先生,我现在的感觉很奇怪。我明明觉得东陵侯死有余辜,但是我不知道为何,却又对他念念不忘。”

    范仪笑道:“杜平城下时,我虽然离您和东陵侯很远,但我看见他死前曾在您的身边耳语。我虽然不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,不过看您现在的样子,想必他死前曾向您悔改了吧?”

    方源愣愣的点头。

    范仪道:“那您现在的矛盾心情就完全可以理解了。您之所以会困扰于东陵侯之死,并不代表您原谅了他的行为,而是因为他在死前找回了曾经的自我,让您看见了他年轻时的影子,看到了您自己现在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方源喃喃:“我的样子?”

    范仪点头道:“年轻时,每一个人都热血沸腾的想要做出一番大事。但当他们看清了天下的本质后,大多数人却选择了妥协,东陵侯便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。

    如果他只是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升斗小民,那么他就算做了些错事,也不会有人对他多做指责。

    升斗小民因为懒惰耽误了播种的时机,无非就是自己饿肚子。升斗小民因为贪恋财货损公肥私,也就是退还所得,仗责几十罢了。

    但可惜的是,他不是升斗小民,而是权倾朝野的东陵侯。他若是耽误农时,便是举国饥荒。他如果利令智昏,便是国体受损。

    他的身死不仅仅是他的错误所导致的,更是他的位置所决定的。”

    方源忽然有些难受,他问道:“东陵侯的今日,会是我的明日吗?”

第111章 唯一的英雄主义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