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章 大秦,等不起[1/2页]

    “嗯?我是睡着了吗?”

    方源迷迷糊糊的从床上爬起,悠闲的伸了个懒腰。

    他观察着四周陌生的环境,宫府幽阁,典雅熏香,这可不是他在陆鞅学社中的居所。

    这是哪里?

    方源疑惑着下了床,顺着光线踏出门槛。

    透过殿内的盆栽,他隐隐约约看见了秦月容和一个男人的身影。

    他们在谈什么?

    方源没有选择出声,而是躲在一旁侧耳倾听。

    “声服无通于百县,则民行作不顾,休居不听。休居不听,则气不淫。行作不顾,则意必壹。”

    (供人享乐的音乐和奇异的服装不准在各郡县流行,那么农民在外出劳作时就不会看见奇异服装,在家里休息时听不到靡靡之音,那么他的精神和意志就不会涣散。

    到田间劳动时看不见奇异的服装,那么他的心思一定会专心在农业生产上。)

    “使民无得擅徙,则诛愚。乱农农民无所于食而必农。愚心、躁欲之民壹意,则农民必静。”

    (让百姓不能随便搬迁,那么就会愚昧迟钝,而那些不安心务农的人就失去混饭吃的地方,一定会去务农了。

    愚昧无知、性情浮躁的人也能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了,那么农民就一定会安心务农。)

    “百县之治一形,则从迂者不敢更其制,过而废者不能匿其举。

    过举不匿,则官无邪人。迂者不饰,代者不更,则官属少而民不劳。

    官无邪,则民不敖;民不敖,则业不败。官属少,征不烦。民不劳,则农多日。”

    (各郡县的政令和统治措施必须一致,那么到期离任和升官的官吏就没有办法弄虚作假美化自己的政绩,接任的官吏也不能隐藏自己的错误举动。

    错误行为不能隐藏,那么官吏中就会没有不正派的人。升迁的人不用粉饰自己,接任的官吏不敢更改制度,那么官吏的从属人员就会减少,农民的负担就不会过重。

    官吏中没有邪恶的人,农民就不用到外躲避邪恶的官吏;农民不用四处躲避,那么农业就不会受到危害。

    官吏的从属小吏少了,那么征收的赋税就不会多。农民的负担不重,那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就多。

    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多,征收的赋税也不多,农业不受损害,那么荒地就一定能开垦了。)

    韩是一字一语,如同铁锥扎在方源的心头。

    作为一名21世纪的新青年,韩是所推崇的治国方法在方源看来简直不可思议。

    压抑百姓的思想,限制他们的出行,将他们如同螺丝钉一般镶嵌在各自的岗位上,不允许做出任何逾矩的行为。

    如果韩是的主张真的在秦国施行,那么秦国的百姓真的能得到快乐与幸福吗?

    方源想要出声反驳韩是的建议,但是他转念一想,如果要想让积贫积弱的秦国重返强国行列,或许韩是的方法并非是错误的。

    但为何明明是富国强兵之策,但他却打心底里抵触韩是的建议呢?

    方源粗略一想,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韩是的建议并非是从民生的角度出发,而是从国家与君王的角度入手。

    老百姓是否开心快乐,韩是并不关心,他关心的是如何将秦国打造成一个兵粮充足、战斗力旺盛的军事强国。

    法家学说就好像是前世的军国主义,将国家化生成一座强大的战争机器。

    至于机器上的零件开心与否,快乐与否,这就不是韩是所考虑的问题了。

    可是这样做是正确的吗?

第4章 大秦,等不起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