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1章 ‘义’之术[2/2页]

    方源闻言觉得有些奇怪。

    他思索了一阵,觉得难不成楚仁是因为今天被他驳了面子的事情生气,所以才不愿向他讲道吗?

    还没等方源想清楚,楚仁便瞧破了他的顾虑,再次率先开口。

    “老夫不同先生讲道,不是生先生的气。我楚仁虽然肚量不算大,但还不至于那般小肚鸡肠。

    况且先生今日一番辩驳,替我楚墨学派保下了戴士充的性命,老夫感谢先生还来不及呢,又怎么会生您的气呢?”

    方源问道:“您之前不是一直主张免去戴士充的罪责,还要对他大加表扬吗?怎么现在您的说法,又和之前您主张的不一样了呢?”

    楚仁笑道:“您之前应该也见识到了,我王向来喜欢调和折中。如果我仅仅是主张保下戴士充的性命,那么他是死是活就犹未可知了。

    但如果我主张无罪释放,而陈到主张死罪,那么戴士充则多半只是受些活罪而免去死罪。而这种刑罚,也正是我觉得戴士充应该得到的裁决。”

    方源听了,顿时觉得有些哭笑不得。

    “之前您说我一个儒生不应该去学习纵横家的辩论之法。可现在回头看看,您所使用的手段,不也是纵横家的东西吗?”

    楚仁摇头道:“?G,这就是方先生的不对了。人前说的话,您怎么能信以为真呢?

    不过,既然您提到了这一点,那么我也正好顺着这一点说下去。因为这些东西,也正是今日我想与您讨论的关键所在。”

    方源问道:“楚先生想与我讨论的到底是什么?”

    楚仁道:“我不愿意与您讲道,是因为我墨家的道,说得再多,也逃不过一个‘义’字。

    关于‘义’的内涵,您的领会并不在我之下。既然如此,我还有什么与您继续探讨的必要呢?

    而且不止是‘义’,您对于‘仁’的理解也同样深厚。

    您关于儒墨之道的领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了,所以您压根就不需要求道。

    因为您目前所需要的,并非是虚无缥缈的‘道’,而是脚踏实地的‘术’。”

    方源闻言,对此表示了认同,但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。

    “您说的对,可楚墨学派的‘术’乃是游侠技击,您难道打算这短短时间内,将我训练成一名合格的墨侠吗?”

    楚仁笑着望向方源:“当然不是。我今天所要讲的,是关于如何利用‘义’的术。”

    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楚仁问道:“如果现在有两种方法能够赚钱,偷盗与耕地,且都可以赚到一百文钱,请问先生会选择哪一种?”

    方源道:“当然是耕地了。”

    楚仁问道:“那如果偷盗能挣两百文,而耕地只赚一百文呢?”

    方源毫不犹豫:“还是要去耕地。”

    楚仁又问:“那如果偷盗可以挣一千文,而耕地却一文钱不赚呢?”

    方源沉默了一阵,随后说道:“我大概明白您的意思了。”

    楚仁笑道:“天下人其实都喜好‘义’,所以当利益相同的情况下,他们都愿意去选择更符合道义的事情去做。

    但为何天下依旧有那么多不义之徒呢?

    是因为不义之事,总是要比符合道义的事情做起来轻松,得到的利益也更多。

    如果方先生想要在这乱世之中匡扶天下,那么您必须认清这一点。

    您应该听说过关于我王的许多光辉事迹。

    二十五年前,我王曾率领大军与齐越联军作战。

    当时我国的成玉将军身陷齐人的包围之中。

    我王原本正打算撤退,可听说这个消息后,竟然率领亲军杀入重围,准备解救成玉。

    我王率领军队三次冲入敌阵。

    第一次,敌人没有靠近他。

    第二次,敌军中的山越人,甚至主动举盾保护他不被射伤。

    第三次,齐军主动为我王让开道路,任由他带着成玉等人离开。

    最终我王带着成玉等人扬长而去,成功撤出了战场。

    而之后,齐人因为赞赏我王的义举,甚至主动退出了齐越联盟,并和我国缔结了和约。

    天下人也都因此赞赏我王仁义无双,赞赏齐人知礼达义。

    但方先生就没觉得这个故事有哪些不对劲的地方吗?”

    方源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时,并没有多想。

    可此时从楚仁的口中说出,他也感觉到了有一丝不对。

    方源思考片刻,皱眉问道:“楚国与越国为争夺南方霸权,彼此征战多年。两国互有输赢,时而越国占据上风,时而楚国占据上风。

    齐国作为楚国与越国共同的邻国,自然既不希望看到楚国打倒越国,也不希望看到越国打倒楚国。

    唯有楚越两国继续征伐,才符合齐国的利益。

    当初齐国之所以要与越国结盟,便是因为当时越国正处于新君即位的动荡时期,楚国在先前的战争中更是连破越国七座城池。

    而楚王解救成玉时,楚国已经被齐越联军打得抬不起脑袋。

    齐国只是想在楚、越两国间维持均势,而不像覆灭任何一方。

    楚王冲入齐军军阵解救成玉,如果此时楚王身死,那么齐楚两国势必结下死仇,将楚国与越国的矛盾变成楚国与齐越两国的矛盾。

    这并不是齐国想看到的。

    所以楚王前后三次冲入敌阵,才始终没有受到任何伤害。

    而这场战斗结束后,齐国顺坡下驴,趁势解散了与越国的同盟,退出了讨伐楚国的联军,就更是一步妙棋了。

    这不止完成了均衡楚越两国实力的目的,又得到了楚国人的感激,还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赏。

    这大概就是您所说的,利用‘义’的方法了吧?”

第31章 ‘义’之术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