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5章 请死命[2/2页]

    黄岐道:“放心吧。如果你我真的为国事而死,自然会有人替你我照顾好家人的。大王的眼瞎了,百姓的眼不会瞎的。”

    侯坤闻言愣了片刻,随后,他心有惭愧的垂下了脑袋。

    他摇头叹了句:“也不怪曾大人通知了你却没通知我。黄兄的境界,的确比我的境界高啊!”

    秦月容望着乌泱泱跪了一片的儒家臣子们,一时之间感觉有些棘手。

    这群人为民请愿,如果真把他们推出去斩了,弄不好就要激起民变。

    而且秦国的招牌,从此之后,差不多也就彻底臭了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远在外乡的方源要是听到她把这些人全砍了的消息,还不得隔着崇山峻岭跳脚大骂?

    看着这群为民请愿的儒生,秦月容心里的滋味儿有些微妙。

    明明她有这么多爱民如子的臣下,可为什么这群人在东陵侯掌权时不愿站出来,而在她推行新法时,又能如此义无反顾的舍身取义呢?

    是被方卿感染了吗?

    秦月容微微叹息,她摇了摇头,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。

    一旁的许公公见秦月容为难,此时赶忙冲上来为她解围。

    “大王,臣以为诸位大人都是为国为民,但新法事关重大,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讨论出结果的东西。不如咱们先议其他的,把这东西留到后头解决可好。”

    秦月容点头道:“许公公说的是,众位大人再容寡人想想。先听听其他的议题,换换脑子,也都冷静一下吧。”

    ————

    秦国的朝堂之上吵成一团,而此时的范仪正在偏殿等待召见。

    在偏殿工作的,除了负责护卫的守卫以外,便是负责教导范仪面王礼仪的儒家官员了。

    范仪是方源所举荐的人物,同时也是纵横家的辩士。

    因此范仪今日前来面王的目的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而曾廉在大殿直上直言进谏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偏殿,儒家官员们或喜或忧。

    喜的是曾廉终于愿意出头了,而忧的则是不知道他是否能够得胜归来。

    他们心中不定,自然要求教于范仪。

    有人走到范仪身边小声询问道:“范先生今日有几成把握?”

    范仪抿了口茶,不甚在意的笑了笑:“我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范仪此言一出,顿时激出了在场官员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他们说道:“范先生可切莫开玩笑。”

    范仪笑道:“我可没有开玩笑。纵横捭阖皆是博弈,世上哪有十拿九稳的事情?你不让我搏上一博,我哪知是成是败?”

    “那先生可否告知,您今日是打算用什么方法搏上一博呢?”

    范仪并未正面回答,而是借用了《鬼谷子》当中的一句话。

    “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:有以阳德之者,有以阴贼之者,有以信诚之者,有以蔽匿之者,有以平素之者。”

    (圣人所以能完成大业,作出正确的判断,主要有五个途径:有用阳之道来感人的;有用阴之道来惩治的;有用信义来教化的;有用爱心来庇护的;有用廉洁来净化的。)

    官员们想了想,觉得范仪初来乍到,从前也名声不显。

    因此,他并未信义可用,也无爱心能庇,更无廉洁感化。

    所以他所要采用的,不是阳之道,便是阴之道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,您是打算如何运用阴阳之道呢?”

    范仪闻言,还是不愿回答,只是含糊道:“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,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。”

    官员们见范仪口风这么紧,自知撬不开他的嘴,只能蔫着脑袋回了各自的岗位。

    此时,一个小太监火急火燎的冲入偏殿。

    “范大人可在?大王召见,请速速整理衣装,随我上殿面王。”

第35章 请死命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