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章 范仪献画[1/2页]
范仪走入朝堂。
原本哄闹的朝堂此时一片死寂。
无论是法家弟子,还是儒家弟子,全都是面如死水。
范仪即便没有亲眼看到朝堂上刚刚发生的事情,但通过观察众人的神色,也能猜出七七八八。
他微微点头,生出一丝对陆鞅的感激之情。
他想要拜托陆鞅做的事情,他果然如愿上演了。
现在,陆鞅已经为他铺好了舞台,接下来的是非成败,就全看他的表演了。
范仪心中默念《鬼谷子》的口诀。
“数与时相偶者也。说者听,必合于情。”
(谋划必须周到慎密,游说他人要选择心意相通的对象。)
“抱薪趋火,燥者先燃。平地注水,湿者先濡。情合者听,故物归类。”
(抱着柴草走向烈火,干燥的柴草就首先着火燃烧。往平地倒水,低湿的地方首先注入水流。进行游说的人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,双方感情相合才会听取。)
口诀念诵完毕,范仪文宫微动,纵横之力悄然汇聚于丹田气海,融入他的话语之中。
范仪上前拜见施礼:“下大夫范仪,拜见我王!”
秦月容此时的脸色并不好看,但在范仪的面前,她还是强打精神。
“范卿远道而来,辛苦了。你在云阳履新已有数月,不知政事进行的是否顺利啊?”
范仪笑着回道:“云阳民风淳朴,乃方先生故里,百姓知礼好义,所以即便臣下才能不足,治理起来也还算得心应手。”
语罢,范仪从袖中取出一份奏章道:“此乃云阳民生大略,请大王过目。”
许公公从范仪的手中取过奏章,放在秦月容面前。
秦月容翻开奏章一扫而过,紧皱的眉头终于微微舒展。
自范仪来到云阳后,云阳的人口在籍人口竟然生生增加了两成有余,地方财政居然也出现了小幅度增长,而秦月容最看重的垦荒事业上也交出了一份相当亮眼的成绩。
作为一位刚刚履新的官员,范仪所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就算放眼整个大秦,都是可以名列前茅的。
这让秦月容不由对他高看一眼,心情也好转了不少。
她欣慰的点头道:“短短数月,在籍户数便增加了七百有余,范卿不愧是能令方先生刮目相看的贤才。如此成绩,真是令寡人颇感震惊。”
范仪谦虚道:“大王过奖了。”
秦月容问道:“您短短数月便能交出这般政绩,不知是在云阳推行了何种政策?不如说来让寡人长长见识。如果可行的话,也可以考虑将其在整个大秦推而广之啊!”
范仪等的便是秦月容的这句话。
他笑着回道:“其实我什么也没做,一切都是方先生的功劳罢了。”
秦月容好奇问道:“喔?此话怎讲?”
她对于有关方源的话题一向很感兴趣。
范仪道:“云阳乃是方先生的家乡,又是您赐予他的封地。
云阳移居来的这七百余户人家中,有大半都是仰慕方先生的名声来的。
方先生素来享有仁义无双的美誉,哪怕对待陌生人都能以礼相待。
哪怕像是我范仪这种险些死于茅厕之中的卑贱小人,方先生都愿意伸出援手搭救。
因此,天下人都相信方先生主政一方后必定能够仁爱百姓,所以全都前来亲附他。
这些移居来的人当中,有崤山败卒的亲属,也有喜好礼乐的儒生,还有自关东迁徙而来的饥民。
大家虽然身份不同,但却都被方先生的一颗仁心所打动。
孟子曰:仁者无敌。
我最初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不能理解。
但现在,我想,百姓愿意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方先生,这大概就是所谓仁者无敌的体现吧?”
范仪一语言毕,便静静的观察着秦月容的表情变化。
果不其然,她一直紧绷着的面容有了些许松动。
第36章 范仪献画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