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章 宴会冲突[2/2页]
方源笑着上前拱手施礼道:“我是在为大王感到高兴啊!”
楚王一头雾水:“寡人有什么值得高兴的?”
方源道:“我听说只有英明的君王,才会拥有正直的臣子进言。宽仁的君王,总有忠诚的臣子为他尽力。
现在有易霖先生这样的臣子为您进言,正说明陛下的英明。有成玉将军这样的勇士为您尽力,正说明了您的宽仁。
如此一来,我怎么能不向您表达祝贺呢?”
楚王闻言,怒气顿时消了大半。
他笑着摇了摇头:“都怪寡人啊!寡人怎么就忘了,方先生您不止是万民敬仰的大儒,同样还是被魏王与赵王赏识的辩士。”
方源轻轻笑了一声,回道:“我哪里能当得起那般隆盛的声名?自流不过是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罢了。”
楚王听到这里,开口道:“不过方先生您虽然说得对。但易霖与成玉如此违礼,若是不加以惩罚,那我大楚国威何在?
不过既然您发话了,那我便承您的情,稍加惩治便让他们过关吧。”
方源闻言,微微摇了摇脑袋。
“大王错了。”
楚王皱眉道:“哪里错了。”
方源道:“昔日晋悼公的弟弟扬干在诸侯会盟时扰乱了晋国军队的行列,魏绛杀了他的驾车人。
晋悼公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愤怒。
他对羊舌赤说:晋国会合诸侯,是为了以此为光荣。如今我的弟弟扬干受到侮辱,还有什么侮辱比这更大的?一定要杀掉魏绛,不要耽误了。
羊舌赤回答说:魏绛一心为公,侍奉国君不避危难,有了罪过不逃避惩罚。他肯定会来说明情况的,何必劳动您亲自发布命令呢?
话刚说完,魏绛就来了。
他把信交给仆人,准备抽剑自杀。
士鲂、张老劝阻了他。
晋悼公读了他的上书。
信中说:
以前君王缺乏使唤的人,让下臣担任司马的职务。
下臣听说‘军队里的人服从军纪叫做武,在军队里做事宁死也不触犯军纪叫做敬’。
君王会合诸侯,下臣岂敢不执行军纪军法?
君王的军队不武,办事的人不敬,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。
下臣畏惧触犯死罪,所以连累到您的弟弟,罪责无可逃避。
下臣不能够事先教导全军,以至于动用了斧钺,下臣的罪过很重,岂敢不服从惩罚来激怒君王呢?
我请求回国后死在司寇那里。
晋悼公读完信后,急急忙忙的光着脚赶紧走出了大帐。
他对魏绛说:寡人的话,是出于对兄弟的亲爱。您杀了扬干的驾车人,是出于按军法从事。寡人有弟弟,没有能够教导他,而让他触犯了军令,这是寡人的过错。您不要加重寡人的过错,谨以此作为请求。
如今易霖身为楚国的大夫,他的职责便是指出您的过失,匡扶楚国的江山社稷。
他在宴会中指出您的过失,是为了尽到自己的职责。
成玉身为楚国的上柱国,他的职责便是领军作战维护您与楚国百姓的尊严。所谓君辱臣死,如今他为了您的尊严,与易霖大打出手,也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。
他们俩为了尽责违反了宴会的礼法,这就好比是魏绛为了执行军法处决了扬干的驾车人。
而您因为存在过失,所以让易霖不得不在宴会当众指出,这原本就已经是错误了。
如果您再去处罚他们二人,这岂不是成了晋悼公所说的那样,变成错上加错了吗?”
第45章 宴会冲突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