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朝会怒斥奸臣,我只求一死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63章 大魏知名狠人[1/2页]

    方源在兵士们的护送下上了马车,他们穿越宋国宽敞的街道,一路来到宫城。

    刚刚抵达宫城,便有一队卫士引领着方源前往一处偏僻的宫殿。

    一脸焦急的宋君此时正在那里等候着他。

    方源赶忙上前见礼:“方源拜见君侯。只是不知君侯突然召唤,是有何事?”

    宋君上前搀扶着方源起身,望着他欲言又止,随后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“寡人向来相信以先生的一颗仁心,应当不会干出那般荼毒百姓的事情。只是如今商丘城中流言四起,但凡撞邪之人,皆言乃是先生所为。

    寡人愚钝,不能领会其中玄机,所以才将先生请到宫城解惑,还望您不要见怪。”

    宋君原本在国内就风评不佳,如今商丘城中又突然兴起许多怪事,商丘鬼事的各种矛头都指向方源,如果他不抓方源而又无法给出合理解释,势必无法向国人交代。

    抓了乐正与向同,让他惹恼了国内的卿大夫势力。

    而如果连国人也唾弃他,那么宋君只能再次星夜驾车出奔二百里而至齐了。

    如今宋君已经首鼠两端,偌大的宋国也不知道该去找谁商量对策,思来想去还是只能把方源给请了过来。

    方源看破了宋君的矛盾心理。

    他一方面想把自己抓了给宋人一个交代,一方面又担心抓了他方自流惹出一堆乱子。

    于是,他开口宽慰道:“国君不必过分自责。

    当初魏国的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。

    临行前,庞葱对魏王说:现在,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,大王相信吗?

    魏王说:不相信。

    庞葱说:如果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虎,大王相信吗?

    魏王说:那我就要疑惑了。

    庞葱又说:如果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虎,大王相信吗?

    魏王说:我会相信。

    庞葱说: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,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,就像好真的有老虎了。如今邯郸到大梁的距离,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,而毁谤我的人一定会超过三个人。希望您到时候能明察秋毫。

    魏王说:我知道该怎么办。

    于是庞葱告辞而去,而毁谤他的话也很快传到了魏王那里。

    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,庞葱也回到了魏国,但魏王却再也没有召见他了。

    庞葱是魏国有名的贤大夫,临行前也曾用三人成虎的故事警示魏王,然而当毁谤他的人超过三人时,魏王就再也不亲近他了。

    这是庞葱或者魏王的过错吗?

    这是人性啊!

    如今您是宋国的君侯,我却并不是您所信任的贤大夫,而仅仅是个身份卑贱的外臣而已。

    商丘城中诽谤我的谣言也远比魏王身边诽谤庞葱的人要多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您怎么可能不怀疑我呢?

    您不要担心,就算您因此把我抓起来,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责怪您的。”

    宋君听完这段话,感激的朝着方源拜了拜:“先生深明事理,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。

    有了您这段话,我更加觉得,这件事应当并非先生所为。

    只是,现在那群意图污浊您名声的宵小之辈躲藏在暗中,不知道您有揪出他们的方法可以教授我吗?”

    方源想了想,回答道:“虽然我是个儒家弟子,但对于这种小人,不能以猜测君子心理的方法去揣度他们。

    所以,我请求献上纵横之法,用利益来追溯事件的源头。”

    宋君道:“先生请讲。”

    方源道:“如今商丘城内遍布关于我的谣言,如果任由他们传播下去,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?”

    宋君思考了一会儿,回答道:“先生的名誉将被污损,商丘的民心将会离散。”

    方源回答道:“我的名誉受损,谁会得到利益,谁又会损失利益呢?”

    “自然是先生的仇人得到利益,而您受到了损害。”

    方源微微点头,又问道:“那么商丘民心离散,谁又将得到利益,而谁又将失去利益呢?”

    宋君迟疑了一下,回答道:“寡人失去了民心,百姓失去了安宁,所以应该是寡人与宋国都失去了利益。而仇恨寡人或者仇恨宋国的人得到利益。”

    方源微微点头:“那么您为了不让您和宋国失去利益,又需要如何去做呢?”

    宋君琢磨了一会,慢慢回过味来了。

    “要么找出真凶,要么拿先生您抵罪。”

    方源微笑道:“如果找出真凶自然皆大欢喜,如果找不出真凶,您又拿我去抵罪,最后会发生什么呢?”

    宋君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。

    虽然商丘城内的流言多是针对方源,但经过方源的这番引导,宋君越看越像是冲着他来的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国内意图不轨的臣子所为,那便是有外部势力在宋国搅局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宋君忽然拍案而起,大声呼喊殿外守卫。

    “来人!派一队人去传召子援前来见我,待子援启程前往宫城后,马上给我搜查他的宅邸!”

    方源也被宋君的反应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他回味着宋君话语中的意思,忽然有所明悟。

    看来宋君和子援的关系,似乎并非是表面上的亲亲兄弟,两个人还是存在着对于宋国君位的继承之争。

    方源开始回忆起两年前楚墨学派攻击宋国的事件。

    楚墨学派之所以攻击宋国,明面上是宋君加税,背地里则是身为附属国的宋国对盟主楚国阳奉阴违,并且有背叛楚国倒向魏国的风险。

    楚墨学派将宋君赶出宋国后,原本打算拥立宋君的弟弟子援继位。

    只是后来由于齐王及时介入,这件事才没有办成,宋君也得以回国。

    不过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出,子援的立场应当偏向于楚国,所以才会楚墨学派才会打算拥立他为新君。

    经过楚墨学派这一战后,宋国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自那以后,宋君便不再敢背离楚国的立场,楚国说往东宋国就不往西,楚国让他撵鸭他不敢抓鸡。

    就这样,宋君当了两年的模范狗腿子,也不敢在内政问题上与亲楚派的卿大夫们发生摩擦。

第63章 大魏知名狠人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