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都重生了,谁还不是个大文豪?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71章 改国籍就能拿奖?[1/2页]

    “你好,徐先生,我是史蒂文,史蒂文斯皮尔伯格。

    很抱歉打扰到你。”

    又过了几天,就在徐谨言时不时在家写写小说,或者去俱乐部坐一坐的时候。

    突然一通电话打到了比弗利山庄

    “你好,斯皮尔伯格先生。

    有什么事我能帮到你的吗?”

    虽然有些意外,这是徐谨言第一次与这位大导演沟通。

    但他已经多少有些猜到了原因。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我听派拉蒙说,是你推荐我执导辛德勒的名单这部新电影的导演。

    我得知这个消息后,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着觉。

    我想,或许应该邀请你到我的家里做个客,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。”

    电话里,斯皮尔伯格的声音确实就像他说的那般,非常的兴奋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,去俄亥俄吗?

    那可有点太远了,我就在比弗利,不如来我家里,这里有上好的威士忌。

    我认为像这样的人间美味,必须要跟朋友一起分享才是最大的快乐。

    你觉得如何?”

    听到斯皮尔伯格提出的邀请,徐谨言果断的反客为主。

    虽然不知道斯皮尔伯格是准备邀请他去俄亥俄,还是在洛圣都的住处,但肯定不如自己家里舒服。

    “那可太好了,我已经急不可耐了。”

    马上,斯皮尔伯格就应下了邀请。

    俩人约定好了时间后,徐谨言才放下了电话。

    看来派拉蒙已经联系上了斯皮尔伯格,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。

    不然的话,斯皮尔伯格肯定不会像电话里那般激动。

    与一般的导演不同,斯皮尔伯格是拍商业片出身的,从他的第一部影片横冲直撞大逃亡,到大白鲨,都是商业片。

    再往前,他的火花、威尔比医生、安培林等这些短片,也没有一个是文艺片。

    说实在的,对于这位商业片出身的大导演,这么快就把辛德勒的名单交给还没有沉淀的斯皮尔伯格,徐谨言心中也是带些忐忑的。

    作为一名犹太人,其实辛德勒的方舟这部原书,在82年一经发布,就被斯皮尔伯格买下了版权。

    可能是因为这本书的叙事宏大、背景严肃的原因,致使他等了足足十年才将这部影片搬上了大荧幕。

    而现在的斯皮尔伯格,肯定没有93年时成熟,就是不知,他还能靠着这部影片,横扫奥斯卡吗?

    不过很快,徐谨言就意识到自己想多了。

    虽然这部影片卖出了版权和分成,但最重要的大头,版税自己已经赚的是盆满钵满了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最新一周的销量也已经出炉了。

    足足卖了107万册。

    没错,辛德勒的名单,再度创下了历史单周销量的记录。

    这部书现在不但在北美横扫各种榜单和记录,在欧洲也同样卖出了近百万册的销量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仅仅靠着这部书,徐谨言一周的收入,就已经妥妥的超过了两百万美刀的收入。

    但很显然,现在的欧美超过两百万册的销量,似乎还不是辛德勒的名单销量的尽头。

    在如此令人恐怖的销量背后,徐谨言很清楚的知道,是以迈耶家族为首的犹太人,在背后推波助澜。

    只不过他们做的很高明,看似与肖申克的救赎一样的推广方式和力度,可销量就是超出了一大截。

    当然,这也跟徐谨言没有任何关系。

    他不需要付出任何的代价或者条件,只需要享受现在的盛名和收入就行了。

    “铃铃铃。。。”

    就在徐谨言埋头继续写着阿甘正传的时候,电话铃声再度响起。

    “嘿,徐,是我,罗恩。”

    随着话筒被拿起,罗恩的声音传来。

    “你好,罗恩,有什么事情吗?”

    徐谨言放下了手里的笔,看来今天是没办法好好写书了。

    “好消息。

    你知道吗?米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将于下半年颁发78年度的最佳小说了。

    你的当幸福来敲门和肖申克的救赎毫无疑问也入围了。

    但是现在有一个你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。”

    罗恩的语速一如既往的快,即便是在美利坚已经待了快一年的徐谨言,听起来也必须要聚精会神才行。

第171章 改国籍就能拿奖?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